引用:http://www.espnstar.com.tw/news/basketball/2011/0611/206389.htm

 

 

[霍林格專欄] 仔細觀察小牛身上的冠軍相

什麼?什麼?達拉斯就靠著這幫人擊敗了邁阿密熱火拿到總決賽的賽點?這是真的的麼?我想不少人現在都會有這種觀點吧,因為在這個聯盟巨星抱團蔚然成風的情 況下,達拉斯小牛依靠著僅僅一個超級明星(德克-諾威斯基)就走到了許多巨星團隊不曾走到的位置,這不得不說是個未曾被預料到的奇蹟。

在 2004年的那支極品草根底特律活塞之後,聯盟已經徹底被超級明星團隊統治了,無論是湖人還是塞爾提克,亦或者馬刺,他們隊中至少都有兩個(甚至更多)全 明星球員,他們所有的戰術都依靠那些明星來組織,而達拉斯小牛似乎掀起了一股逆流而上的復古潮,單核巨星––一樣可以做的很好。

我們眼中的超級球隊都有一種固定的模式: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超級明星,比如俠客和柯比、喬丹和皮朋、塞爾提克三巨頭以及馬刺三人組,然後給他們輔佐上一批功能性的板凳球員或者說角色球員,超級明星可以製造機會,角色球員則只需要抓住機會,明星越多,機會越多。

最近幾年的成功球隊的確都是這麼做的,但歷史總是螺旋式發展的,很久以前的那些成功案例現在似乎正在達拉斯小牛身上驗證:老做法也很成功哦。

事實上目前的小牛就是一種「一個超級明星外加若干優秀角色球員」的標準範本,這種模式最近幾年有點不太時興了,但在過去,它也有過輝煌的時代。

比 如1977年的拓荒者,他們徹底的圍繞著比爾-沃頓建隊,球隊除了他都是角色球員,除了沃頓,剩下的球員裡只有莫裡斯-盧卡斯一個人職業生涯入選過一次全 明星大賽。再比如1994年的休士頓火箭,他們也是完全圍繞哈基姆-歐拉朱萬建隊,剩下的傢伙都是角色球員。這批人中稱得上最成功的當屬薩姆-卡塞爾,不 過在奪冠那年他還只是個菜鳥後衛,而奧蒂斯-索普也只進過一次全明星,最意外的是,除歐拉朱萬外,他是那支冠軍火箭陣中唯一一個球員效率值(PER)高於 聯盟平均水準的傢伙。

還有2003年的聖安東尼奧馬刺,他們當時以提姆-鄧肯為核心,輔以一批防守悍將,大衛-羅賓遜那時候已經進入職業 生涯的最後一年,而馬努-吉諾比利則剛剛登陸NBA,還是個懵懵懂懂的菜鳥,全隊除了鄧肯只有湯尼-帕克的場均得分在12.0分以上,而且在很多關鍵時刻 他還會被斯比迪-克萊克斯頓替換下場。

還有一個會讓你意外的球隊也是這種單核模式的成功範例––80年代的洛杉磯湖人。1987、 1988兩年,球隊內只有魔術強森一個被公認的超級明星,也是唯一一個球員效率值達到20以上的人。88年球隊的得分王拜倫-史考特甚至連一次全明星大賽 都沒進過。他們有深度並且有天賦,但他們可不是什麼「全明星球隊」。
達拉斯小牛
看到這兒我們再反觀一下達拉斯小牛,德克-諾威斯基當然是無可爭議的超級明星,而球隊內部除他之外的效率值第二則是防守型的泰森-錢德勒,至於球隊先發後衛傑森-基德,則擁有低於聯盟後衛平均水準的PER值以及歷史最低的每分鐘得分效率。

超 級明星可以帶來勝利,足夠多的優秀的角色球員一樣也可以。當然這種球隊要成功也有很多障礙,比如核心球員的傷病就是最不可觸碰的禁忌,我們都還記得諾威斯 基例行賽受傷那段時間小牛的掙扎,要是總決賽他出了問題,可以想像得到小牛必將出現崩潰。所以,你想從季後賽開始就保證核心和主要輪換的全部健康,真是不 容易,好在今年的達拉斯小牛,都做到了。

以上這些都是依靠「單核明星+角色球員」奪冠的代表(小牛還沒),但也有些球隊同樣以這種模式走 到了距離總冠軍非常近的地方,雖然他們都沒有成功。比如2000年的拓荒者,他們距離西區決賽只差一個第四節,如果沒有裁判的爭議判罰,那年的總決賽就該 是拓荒者VS溜馬。那個賽季,整個拓荒者PER值最高的是沙波尼斯。

2002年的國王也是經典範例,他們和巔峰期的OK組合戰鬥到了第七 場的最後時刻,如果不是裁判、罰球和運氣這些東西作祟,他們或許已經奪得總冠軍了。那時候球隊只有克里斯-韋伯一個人是超級明星,剩下的球員裡也只有佩賈 一個人稍微有些星象。2010年的塞爾提克,三巨頭都已老邁,但他們還是靠著頑強的防守和出色的陣容厚度打拼到了最後,要知道當時他們隊中沒有一個球員的 PER值超過20。

以上我說這些並不是在否認超級明星團隊的實力和威力,畢竟說到底還是像熱火這樣擁有三個超級明星的球隊更容易獲得總冠軍,因為他們更有保障出錯的機率更小。

但起碼通過回顧過去的歷史,我們知道了「單核球星+角色球員」的搭配並不是不可能觸碰到總冠軍獎杯。或許達拉斯小牛不太適合現代球迷有關「冠軍球隊」的定義,但從歷史上來看,他們還是挺有冠軍相的,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信立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